常梦网 常梦网

2013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讲解: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

时间: 2024-06-08  热度:

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进入了基础巩固阶段,小编特为您搜集整理了2013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讲解: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希望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知识点4】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

一、标准成本系统的账务处理特点

为了同时提供标准成本、成本差异和实际成本三项成本资料。标准成本系统的账务处理具有以下特点:

(一)“原材料”、“生产成本”和“产成品”账户登记标准成本

【存货类账户登记标准成本】

无论是借方和贷方均登记实际数量的标准成本,其余额亦反映这些资产的标准成本。

(二)设置成本差异账户分别记录各种成本差异

在需要登记“原材料”、“生产成本”和“产成品”账户时,应将实际成本分离为标准成本和有关的成本差异,标准成本数据记入“原材料”、“生产成本”和“产成品”账户,而有关的差异分别记入各成本差异账户。

各差异账户借方登记超支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

(三)各会计期末对成本差异进行处理

各成本差异账户的累计发生额,反映了本期成本控制的业绩。在月末(或年末)对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1.结转本期损益法

按照这种方法,在会计期末将所有差异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或者先将差异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再随同已销产品的标准成本一起转至“本年利润”账户。

2.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

按照这种方法,在会计期末将成本差异按比例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由已销产品承担的差异转入当期损益,由存货承担的部分仍然留在差异账户。

问题:闲置能量差异是一种损失,并不能在未来换取收益,作为资产计入存货成本明显不合理。

【变通的处理方法】

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企业可以对各种成本差异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材料价格差异多采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闲置能量差异多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其他差异则可因企业具体情况而定。

值得强调的是,差异处理的方法要保持一贯性,以便使成本数据保持可比性,并防止信息使用人发生误解。

【例】期末标准成本差异的下列处理中,错误的是( )。(2004年,1分)

A.结转成本差异的时间可以是月末,也可以是年末

B.本期差异全部由本期损益负担

C.本期差异按比例分配给期末产成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

D.本期差异按比例分配给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各成本差异账户的累计发生额,反映了本期成本控制的业绩。在月末(或年末)对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结转本期损益法,按照这种方法,在会计期末将所有差异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或者先将差异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再随同已销产品的标准成本一起转至“本年利润”账户;二是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按照这种方法,在会计期末将成本差异按比例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

二、账务处理

【本例提示】注意几个问题:

(1)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的确认环节(购入环节和领用环节);

(2)材料用量差异中的“标准数量”,是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数量。在原材料一次投入的情况下:标准数量=投产数量×单位产品标准用量

(3)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中的“标准工时”,是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涉及在产品时,需要考虑约当产量。

比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本期完成的约当产量=本期完工入库的产成品数量+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期初在产品约当产量

下面通过举例说明标准成本账务处理的程序

1.有关的资料

(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100千克×0.3元/千克)    30元

直接人工(8小时×4元/小时)      32元

变动制造费用(8小时×1.5元/小时)   12元

固定制造费用(8小时×1元/小时)     8元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82元

(2)费用预算

生产能量4000小时

变动制造费用          6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          4000元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6000/4000)1.5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4000/4000)1元/小时

变动销售费用          2元/件

固定销售费用          24000元

管理费用3000元

(3)生产及销售情况

本月初在产品存货 50件,其标准成本为2800元。由于原材料一次投入,在产品存货中含原材料成本1500元(50件×30元/件)。其他成本项目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约当完工产品的系数为0.5;50件在产品的其他成本项目共1300元[50件×0.5×(32元/件+12元/件+8元/件)]。本月投产450件,完工入库430件,月末在产品70件。

本月初产成品存货30件,其标准成本为2460元(30件×82元/件)。本月完工入库430件,本月销售440件,月末产成品存货20件。销售单价125元/件。

【例·计算题】甲公司采用标准成本制度核算产品成本,期末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处理成本差异。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费用陆续发生。在产品成本按照约当产量法计算,约当产量系数为0.5。

月初结存原材料20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32000千克,其实际成本为20000元;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48000千克。

本月消耗实际工时1500小时,实际工资额为12600元。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为645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1020元。

本月月初在产品数量为60件,本月投产数量为250件,本月完工入库数量为200件,本月销售100件(期初产成品数量为零)。甲公司对该产品的产能为1520小时/月。

产品标准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产品标准成本

成本项目标准单价标准消耗量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0.6元/千克200千克/件120元

直接人工8元/小时5小时/件40元

变动制造费用4元/小时5小时/件20元

固定制造费用1元/小时5小时/件5元

单位标准成本    185元

要求:

(1)计算变动成本项目的成本差异。

(2)计算固定成本项目的成本差异(采用三因素法)。

(3)分别计算期末在产品和期末产成品的标准成本。

『正确答案』

(1)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20000/32000-0.6)×32000=800(元)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48000-250×200)×0.6=-1200(元)

月末在产品数量:60+250-200=110(件);

本月完成的约当产量=200+110×0.5-60×0.5=225(元)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500×(12600/1500-8)=600(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8×(1500-225×5)=3000(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500×(6450/1500-4)=450(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500-225×5)×4=1500(元)

(2)

①实际数:1020

②预算数:1520×1

③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1500×1

④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225×5×1

固定成本耗费差异:1020-1520×1=-500(元)

固定成本闲置能量差异:(1520-1500)×1=20(元)

固定成本效率差异:(1500-225×5)×1=375(元)

(3)期末在产品标准成本:110×120+55×(40+20+5)=16775(元)

期末产成品标准成本:(200-100)×185=18500(元)

查看更多点击进入:常梦网   注册会计师 > 财务成本管理 > 财务成本管理辅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