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梦网 常梦网

2015考研政治:热点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时间: 2024-06-11  热度: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制度变迁进程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这20年里,中国带来的变化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那么在考研(微博)政治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点也无疑成为高频考点。下面老师就带各位考生来学习一下,希望考生们都能收获多多。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驾着船、顺着桥过河”的过程。相应地,在理论认识上则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跃进的过程。在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西方国家经济稳定发展,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而苏联东欧计划经济体制则全面衰落。现实迫使人们重新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以这种认识为起点,抓住时代主题转换提供的机遇,在1992年邓小平到深圳南巡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的市场经济的共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内涵

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制度范畴。

2.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与社会主义结合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打下深刻的社会烙印。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 市场体系: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

2.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必须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3. 现代企业制度:这是一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制度,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内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经济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各类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改革的方向。

4. 合理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5. 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 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2. 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宏观调控上:实现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更好发挥计划和市场的手段

五、新增重点: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通过今天的知识点讲解,相信更加加深了考生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高频考点的认识与了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考研政治的高分都要靠这一个个知识点积累起来,所以每一个点都要扎实掌握。老师衷心的希望各位考生都能在明年的此时不如自己理想的学校,放飞自己的梦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