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梦网 常梦网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6

时间: 2024-02-28  热度:

一、教材分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祖国的抒怀之作。“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是诗人坚贞不屈意志的写照。

诗歌一方面从实处着笔,描写沦陷区阴暗,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对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深情赞美。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完美统一,抒情风格变幻多姿。

诗歌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教读本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其音乐美。课文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其思想感情的表达,主要通过形象的构成来实现。要引领学生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

1、理清诗歌思路,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

2、通过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品味语言,感受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

3、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重点:

1、重点: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2、难点: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及幻觉和虚拟的创作手法。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

2、比读法:通过对同时期同类型诗歌的比照阅读,了解抗战时期诗歌中的民族精神。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再过一天就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了,大家知道是什么日子吗?

【视频】(九?一八)

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标志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发动了“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战争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其中就有这么一位诗人,他的名字叫做戴望舒。

【幻灯1】

1938年,诗人戴望舒从沦陷区的上海来到香港,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

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日本宪兵动用酷刑审讯戴望舒,试图从他口中获取文艺界抗日人士名单等资料,因此受伤致残,但他始终没有屈服。

今天我们要学的,正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

(二)整体感知:

【幻灯2】出示课题

1、看到这个题目,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学情预测:诗人受到了残害、痛苦、诗人不屈的意志等

2、是不是只有痛苦呢?请大家仔细听录音,用几个词语概括诗人的情感。

学情预测:前:凄楚、忧愤(痛苦、悲愤)

相关阅读